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网

晋江 精准扶贫 率先脱贫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当前,晋江脱贫工作正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能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近日,晋江出台关于强化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全面实施脱贫攻坚计划,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对此,晋江将通过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加快全市765户2253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按照计划,到2016年底,确保晋江经精准识别的现行泉州市定扶贫标准线下(2015年贫困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568元)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17年底,确保晋江市定扶贫标准线下(2015年贫困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960元)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精准识别扶真贫

  精准扶贫,首要在于精准识别,让真正困难的人第一时间得到帮助, 将以往的“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做到扶真贫。

  今年以来,晋江先后组织各镇(街道)业务骨干开展两次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业务培训,并依托驻村包片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

  通过入户走访、村级评议、村级公示、镇级复核、镇级公示、部门甄别、市级公告等程序,晋江共摸排登记各类贫困对象765户2253人。其中,符合泉州市定、省定和国定贫困标准的贫困对象有367户1072人,符合晋江市定扶贫标准的贫困对象有398户1181人。

  目前,晋江扶贫办根据各镇(街道)汇总上报的贫困人口资料进行建档立卡,实现“一户一卡”,形成贫困人口全市“一张表”,并初步将贫困对象划分为就业帮扶型、政府兜底型、创业扶持型、医疗救助型、住房困难型等五个类别,解决精准扶贫工作“底数不清、家底不明”的问题,为今后制定相对应的脱贫措施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

  精准挂钩真扶贫

  为有效推动精准扶贫工作雷厉风行、落地生根,此前晋江专门制定处级干部、镇(街道)主要领导挂钩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施方案,79位处级领导、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挂钩帮扶1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并要求各镇(街道)参照开展科级干部挂钩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工作,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时间表”、“路线图”,做到真扶贫。

  今年,结合开展第三个全国扶贫日宣传活动,晋江还通过举办一场扶贫乐捐活动、一场送温暖活动、一场帮扶走访活动等“六个一”活动,在全社会掀起扶贫助困的良好氛围,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精准扶贫工作。

  为充分发扬晋江这座爱心城市的慈善文化,鼓励爱心人士、企业、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目前晋江正筹划在全市范围内成立扶贫开发工作协会,辅助政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引导社会各界开展扶贫开发,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同时,引导社会扶贫重心下移,自愿包村包户,做到每一户贫困户都有党员干部或社会爱心人士结对帮扶。

  接下来,晋江还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结对帮扶,市四套班子领导、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每人每年帮扶2户贫困户,市直部门正职领导干部每人每年帮扶1户贫困户,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脱贫项目,为贫困户就业、产业发展、就医、子女上学等提供帮助,力争1—2年让所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实现脱贫。此外,还将组织企业与重点开发村、贫困户挂钩帮扶,探索企业帮扶精准扶贫新路径。

  精准出招真脱贫

  要真正脱贫,就得实现从“外部输血”到“自我造血”的根本转变, 对此晋江精心制定了一整套脱贫攻坚组合拳。

  培育特色产业来脱贫。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和传统产业优势,大力实施“一村一业”、“一村一品”,鼓励贫困户联户连片建设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加大产业扶贫金融支持力度,对贫困户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通过就业或分红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给予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优惠;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脱贫,发挥现有25个淘宝村、6个淘宝镇示范带动作用,借力“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对贫困户开展电子商务的,给予技能培训、贷款贴息等方面倾斜。

  实行转移就业来脱贫。组织实施农村贫困户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程,将农村贫困户劳动力纳入“就业创业证”登记范围,提供“一户一培训、一户一就业”等优惠政策和就业创业服务,增强就业技能,增加务工收入;依托泉州理工学院、轻工学院等各类培训平台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对贫困户进行免费转移就业、实用技能和创业技能培训,切实做好创业指导和跟踪服务,争取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能技术,确保市级挂钩帮扶贫困户当年实现“一户至少有一个脱贫项目或一人实现转移就业”的目标。

  开展医疗救助来脱贫。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对象范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交部分由市财政全额资助;对贫困对象因病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或特殊门诊,出院时直接给予“一站式”即时救 助,对城乡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发生的费用按70%比例给予救助,每年救助限额5万元;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按医疗救助对象每人每年400元的标准筹集资金,实行特殊门诊救助、住院救助和重特大疾病等救助方式,对符合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贫困对象,给予每人每年最高2万元的补助。

  大力发展教育来脱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隔断贫困代际传递。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学致贫家庭中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逐一全面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精准教育扶贫信息数据库,坚持“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原则,精准对准全日制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以及少数民族学生,落实教育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 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开展“一对一”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

  完善社会保障来脱贫。实施特困家庭“四帮四扶”工程,建立特困家庭信息库,设立脱贫解困专项基金,落实“六位一体”帮扶机制,每年重点帮助300户左右的困难家庭脱贫解困;实施未成年人帮扶工程,组织发动爱心企业、家庭结对帮扶困难少年儿童;实施新晋江人关爱工程,广泛开展流动人口救助、帮扶工作,创新流动人口管理,引导流动人口开展互助互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