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网

泉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推动泉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福建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泉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结合泉州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科学人才观逐步确立,人才政策不断完善,人才投入不断增加,人才机制不断健全,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较好发挥,有利于人才集聚的软硬环境逐步形成,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到2009年底,全市人才资源总量70.6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9.0%,其中党政人才1.9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1万人、专业技术人才31.3万人、高技能人才7.1万人、农村实用人才9.3万人、社会工作人才151人,“十一五”各项人才发展指标均圆满完成。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先进城市相比明显落后,主要表现在: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级研发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匮乏,自主研发能力薄弱;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产业和城市聚才功能不足;人才创业创新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学术环境和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等。

未来十年,是推动泉州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面临中央支持海西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泉州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泉州作为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国著名侨乡和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自然环境优越、文化积淀深厚、民营经济活跃、县域经济发达、品牌经济突出、上市企业较多、台港澳侨特色明显。面对国际国内人才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泉州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的人才队伍。必须以高度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科学规划,改革创新,重点突破,统筹推进,加快构建人才资源支撑体系,确立区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以人才优先发展支撑引领泉州跨越发展。

一、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推动跨越发展为主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按照“项目带动、重点突破、创新机制、优化环境、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实施重大人才项目为抓手,以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大力优化人才环境,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建设现代化泉州新征程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战略目标

到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留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人才发展的主要指标处在全省中上水平,泉台人才交流合作成效显著,人才支撑体系框架基本建成,为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创新型城市夯实人才基础。到2020年,确立区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集聚高地,进入全国人才强市行列,为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人才总量。人才资源总量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到2015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100万人左右,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20%;到2020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150万人左右,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28%

——人才素质。学术技术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比重显著提高。到201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8%,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44人年;到2020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5%,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65人年。

——人才结构。人才的学科、产业、行业、城乡、区域分布趋于合理。到2015年,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比例达到1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9 %;到2020年,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比例达到1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

——人才环境。符合各类人才特点、有利于促进人才发展的人才开发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创新活力强、创业成本低、服务效能优、人居条件佳的人才环境基本形成;各类科技平台规模保持全国同类城市领先。到2015年,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例达到15%;到2020年,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例达到17%。

——人才效能。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专利总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到2015年,人才贡献率达35%,发明专利授权量增加到每年150件;到2020年,人才贡献率达37%,发明专利授权量增加到每年300件。

泉州市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要 素

单位

2009

目标

2015

2020

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70.6

100

150

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

人年

23

44

65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

25

29

30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比例

9.5

18

25

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11

15

17

人才贡献率

22

35

39

注:人才贡献率数据为区间年均值,其中2009的数据为1990-2009年的平均值,2015年数据为1990-2015年的平均值,2020年数据为1990-2020年的平均值。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目标: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创业创新能力,学术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省内领先,能引领和带动我市某一领域科技进步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15年,全市研发人员总量达到2.4万人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500人左右;到2020年,全市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6万人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800人左右。

主要措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权责明确、评价科学、创新引导的科技管理制度,健全有利于科技人才创业创新的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加大科技经费对创业的扶持力度,实施更加优惠的创业扶持政策。实施“111”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每年评选一批产业人才高地、领军人才和创新型人才,重点引进、培养、集聚一批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吸引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大型企业来泉设立研发基地或产业孵化基地,支持企业在海内外先进地区设立研发机构,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的作用,依靠重大科技项目,培养、吸引、集聚研发人才。深化产学研合作,重视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发挥泉州市海外联谊会、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联谊会、留学人员暨归国创业人员联谊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搭建更多交流联谊平台。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建立健全科研诚信体系,从严治理学术不端行为。

(二)大力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发展目标:适应产业、港口、城市发展需要,在继续加强传统优势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加大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到2015年,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光电信息、造纸印刷、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金融、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建设规划等经济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达到5万人,教育、医药卫生、文化、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达到3万人;到2020年,上述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分别达到8.5万人和4万人。

主要措施:加强对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需求预测和发展规划,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调整优化泉州地面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培养资本运作、国际商务、知识产权等急需人才和技术、管理等紧缺人才。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以及科技孵化基地、科技研发平台,培养集聚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工程技术人才。在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大规模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制定实施有利于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的倾斜政策。实施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文化社科旅游人才培养工程、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

(三)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党政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政、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市党政人才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80%以上;到2020年,全市党政人才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90%以上,结构更加合理,素质能力明显提高。

主要措施:大力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工作力度,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干部培训教育体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公推公选等制度,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人才,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党政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培养选拔和教育培训工作。加大领导干部跨部门交流力度,推进党政机关干部定期交流、轮岗,选派机关干部挂职锻炼或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建立健全党政人才分类管理制度。加强对党政人才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实施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打造一支经营管理水平高、市场驾驭能力强、具有国际战略眼光、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29万人,培养造就一批引领实施“百亿企业”倍增计划的优秀企业家;到2020年,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34万人,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引领企业跻身国际企业前列的优秀企业家。

主要措施:依托高等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提高战略管理和跨文化经营管理能力。壮大职业经理人队伍,培养和引进一批战略企业家、优秀企业家团队和优秀企业家后备人才。完善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为主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完善年度薪酬管理制度、协议工资制度和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制度。定期评选表彰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和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实施上市企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

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47.3万人;到2020年,达到79.7万人,其中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9:35:56。

主要措施:加大传统优势产业、成长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先进制造业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知识产权、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开发力度,重视传统服务业各类技术人才的培养。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构建分层次、分类别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市杰出人才、优秀人才的选拔与管理。加快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大力引进、培养和集聚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推进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促进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传统技艺人才的成长。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制度,改进专业技术人才收入分配等激励办法。定期评选表彰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大“银色”人才开发力度,重视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4.高技能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培养造就一支基本满足产业发展需求,门类齐全、梯次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1.5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2.8万人;到2020年,达到14.5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3.1万人。

主要措施: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建设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产业技工培养基地,培养一大批传统优势产业急需紧缺的服装制鞋设计、裁剪缝纫等高技能人才和制茶评茶、陶瓷工艺等传统技艺人才。加强职业培训,整合现有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改革办学模式,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定岗实习。加快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体系建设,抓好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认证工作,规范职业技能鉴定。全面实行学历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定期、规范、有序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传、帮、带作用,推动企业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名师带徒培养高技能人才搭建平台。定期发布高技能人才需求信息,积极引进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鼓励高技能人才通过兼职服务、技术攻关、项目引进等形式合理流动。加大资金投入,对企业培训培养高技能人才实行补贴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实行薪酬与职业资格级别挂钩制度,健全完善高技能人才奖励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调动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到2020年,达到20万人,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2名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带头人。

主要措施:整合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远程视频培训。加强农村“七大员”队伍建设。鼓励、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在土地流转、技术支持、项目立项、税收优惠、资金投入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制定并实行以知识、技能、业绩、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实用人才认定标准,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定期表彰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地位。

6.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岗位开发为基础,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市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1.2万人;到2020年,达到1.7万人。

主要措施: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程。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建设一批社会工作培训基地,开展大规模社会工作者培训。鼓励各类人才通过专业培训参加执业资格考试,推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聘任制度。推进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公益类社会组织建设,培育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大力开发社会工作岗位,为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薪酬保障机制。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机制。发挥社会工作社团组织的作用,引导各类人才参与社会工作。

(四)建设泉台人才交流合作示范区

发展目标:以泉州台商投资区、海峡两岸产业对接合作园区、海峡两岸泉州农业合作试验区等为载体,先行先试,构筑泉台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大力吸引集聚台湾人才。到2015年,建成泉台合作办学、联合研发攻关、产业人才对接、人才政策试验的示范基地;到2020年,建成泉台人才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示范区。

主要措施:充分发挥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的“五缘”优势,主动对接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推进泉台产业深度对接合作,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吸引集聚台湾科技人才尤其是产业发展急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以及现代服务、创意设计等方面的高端人才。加强泉台高校合作与交流,引进台湾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合作设立职业技术院校、培训机构,建立泉台人才合作培训、科研、交流基地,充分发挥泉州中华职教社的优势,推动两地职业技术教育的交流合作。支持台湾居民来泉就业创业、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职称评审。加强泉台人才中介机构合作,鼓励台湾人才机构在泉设立办事机构,推进两地人力资源市场合作、信息资源共享。对引进高端人才和创业人才的在泉台湾人才机构,政府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并推荐参与引进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设立引进台湾高层次人才身份认定、津补贴和科研项目经费申请、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各类优秀人才评选申请、《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办理和社会保险缴交等“一站式”服务窗口。探索制定台湾人才来泉就业、参与社会管理等方面优惠政策,吸引台湾企业、研发机构在我市设立企业总部和研发基地,积极稳妥推进公开招聘台湾人才工作,大力吸引台湾创业创新人才,打造台湾人才集聚区。

三、体制机制创新

(一)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⒈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不断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落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提高人才工作在各级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市直各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中的比重。坚持人才工作与经济、科技、教育等工作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考核。

⒉改进人才管理方式

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人才工作综合管理部门作用,构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企业(行业)四级人才工作网络,建立重点企业人才工作联络员队伍。理顺相关职能部门人才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落实机制,加强人才工作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加强人才工作部门与企事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沟通联系。健全人才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中的主体作用。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人才培养培训机制

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展壮大职业技术教育,提升继续教育水平。调整高等院校布局,改革高校和职业院校培养方式,完善教育、科研与产业领域的协调合作机制,强化产学研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建立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控机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提高工科人才培养比重。加强重点高校建设,支持华侨大学加快工学院建设步伐,建立资源共享、功能齐全的工科学生培养实训基地。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通过委托培训、定单培训和合同培训等方式,大力培养实践技能强的实用人才。完善在职人员教育培训制度,鼓励在职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学习。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构建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⒉人才引进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引进人才的主导作用,加强引才载体建设,发挥各类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上市企业创业园等引才载体作用。实施项目引才,实现人才引进与项目对接、与产业互动,促进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完善产学研政策,加强引才网络建设,建立一批海内外引才引智联络点。加强人才中介机构建设,加强与国内外人才中介机构的合作。大力支持柔性引才,倡导“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念。赋予用人单位更大的用人自主权,健全“户口不迁、关系不转、双向选择、自由流动”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鼓励用人单位通过岗位聘用、研发外包、项目合作、课题招标、委托培训、顾问咨询、科研攻关、成果转让等形式柔性引才。

⒊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完善分类别人才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倾向,突出以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建立健全党政人才岗位职责规范及其能力评价标准,完善分级分类的公务员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完善以岗位绩效考核为基础的事业单位人员考核评价制度。建立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制,探索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完善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落实用人单位在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中的自主权;完善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办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任职资格评审。建立重在体现职业知识、能力、业绩的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采取特殊评价办法。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组织,建设人才测评基地,开发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化水平。坚持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有机结合,建立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发现、识别人才的机制。

⒋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探索建立产权激励制度,制定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推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重点向创业创新人才倾斜。深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体现人才业绩与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统筹规范各类人才奖项设置,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予以重奖。大力表彰和广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营造尊重科学、鼓励创新、甘于奉献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奋发努力的良好风尚。将人才住房纳入社会保障性住房体系,积极解决各类人才的住房问题。研究制定人才补充保险办法,支持用人单位为各类人才建立补充养老、医疗保险。建立重要人才政府投保制度,扩大对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的社会保险覆盖面。

⒌人才服务机制

发挥政府人才公共服务机构作用,加强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人事代理、人事档案管理、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就业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定期发布人才供需、重大人才活动、人才政策等信息,为各类人才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满足人才多样化需求。健全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发挥泉州中心人才市场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网上人才市场。实行高级人才证制度,建立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为优秀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建设人才会所,举办人才论坛,充分发挥高级人才协会等人才组织作用,为高层次人才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研究制定住房、户籍、教育等专项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密切校地、校企联系,鼓励产业人才到高校兼职讲学、交流研讨,为高层次人才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四、主要政策

(一)实施人才投入优先保证政策

各级政府优先保证对人才的投入,把人才投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确保教育、科技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较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比重。各级财政要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不断加大投入,加强人才载体平台建设,保障人才培养、引进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在重大建设和科研项目经费中,安排部分经费用于人才培训。落实国家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发展基金,多形式投资人才资源开发,逐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人才投入体系。加强人才投入产出效益评估,提高人才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

建立政府指导下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共建科技研发平台、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建设,大力引进博士后人才。积极有序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吸引院士及其团队在泉州创业创新,促进项目落地。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任职、兼职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制定推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激励政策。

(三)实施项目引才政策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促项目。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着力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打造大基地,通过引进大央企、大民企、行业龙头企业和上市企业,促进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借助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中国(晋江)鞋业博览会、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等平台,开展与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促进人才与项目的有机融合,实现项目、技术、资本、人才的有效对接。以项目为载体,吸引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来泉州建设研究院、研发中心、实验室,聚集高层次专业人才。

(四)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

坚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开发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意见,提供便捷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和民办学校、医院、研究机构等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培养引进集聚人才。政府在人才培养、引进、评价、奖励等方面的各项政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平等享受。政府支持人才创业创新的资金、项目、信息等公共资源,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平等开放。政府开展人才选拔、宣传、表彰等方面活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平等参与。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培训基地,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机制,调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培养人才的积极性。

(五)实施人才创业创新扶持政策

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措施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和技术的青年英才创业创新。鼓励留学归国创业人员携带国外先进技术、项目来泉创业。扩大市风险投资基金规模,支持各类创投机构发展,为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提供投融资服务。对科技人才创业项目实行税收减免,将科技创新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政府采购合同。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业贷款等业务的规范发展,完善知识产权、技术等作为资本参股的措施,加大税收优惠、财政贴息力度,支持和鼓励高层次人才领(创)办科技型企业。出台创业创新资金资助政策,推进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服务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加强科技园、创业园等载体建设,举办创业项目对接洽谈活动,提升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定科研院所、高校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领(创)办科技型企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建立科技中介服务网络平台,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满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需求,营造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的环境。

(六)实施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政策

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力度。依托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和重点企业建设一批符合我市产业特点的实训基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岗前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积极解决高校毕业生落户难等问题,吸引其到我市就业创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参与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积极吸纳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政府科技计划的研发活动,鼓励项目承担单位,在科技项目经费中列支聘用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补助。采取政府购买岗位、报考公职人员优先录用、建立“五险一金”等措施,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扶持资金申请、企业登记注册、商务、融资等服务。高校毕业生创业享受工商注册“零首付”,免除创办企业相关费用,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充分发挥毕业生见习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各类创业园、创业孵化器、科技培训基地及人才资源服务机构的作用,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对各类机构接收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见习等实行财税优惠或给予补贴,对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招聘录用工科类高校毕业生由同级财政给予人才实训补贴。在政府保障性住房中划出一定比例的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用于解决高校毕业生住房困难。

五、重点工程

(一)“111”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工程

按照我市产业、港口、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围绕传统优势产业、成长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重大项目,依托企业、园区、高校、科研机构和其他事业单位,用5-10年时间,引进1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依托我市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龙头骨干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中具有产学研优势的国家级、省级、市级技术和产品研发创新平台,建成100个左右产业人才高地,培养100名左右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显著、业内广泛认可、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人才。

(二)上市企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着眼于提升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和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围绕“百千万亿”倍增计划和企业改制上市“121工程”,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借助知名高等院校、中介组织及有关专家学者等,通过开设总裁研修班、举办高峰论坛、开展专题培训等形式,为企业家搭建沟通互动、学习提升、职业发展的平台。用5-10年时间,为上市企业、上市后备企业重点培养150名左右具有全球眼光、开拓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的战略企业家,150名左右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职业经理人,450名左右财务总监、营销总监、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等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三)现代服务业人才引进培养工程

围绕泉州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发挥“福建服务外包产业联盟”落户泉州的优势,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专业会展、文化创意、中介服务、信息服务、商贸流通、旅游、社会服务、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依托总部经济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大型服务企业集团等载体,按照“高端人才引进、中端人才培养、基础人才职训”的思路,与国内外高校建立现代服务业人才的“点对点”订单式教育和培训协作关系。用5-10年时间,培养引进2000名左右引领作用明显的服务业高端人才,10000名左右紧缺急需的服务业骨干人才。

(四)海内外泉籍人才回归创业工程

加强与海内外乡亲、社团组织和国内异地商会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世界泉商、同乡会、海外留学人员联谊会等联系平台和网络的纽带作用,建立海内外泉籍人才数据库。通过定期联系、搭建回归对接平台等措施,每年吸引一批在外泉籍企业家、科技研发人员、海外留学人员、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返乡投资兴业、开展学术技术交流,实现资本、资源、信息、人才和技术的回流。开展以“泉商”引“外商”活动,促进项目、资金、人才入泉。建立有关部门挂钩联系定居海外人才制度,关心返乡海外人才在泉工作、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利用海外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泉创业创新。完善政策,改进服务,促进泉籍大学生和在泉高校毕业生回泉、留泉创业创新。

(五)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加快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工作体系,改进继续教育工作,加大继续教育投入,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培训;加强对培训市场的监管,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各种培训,推动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围绕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开展大规模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每年择优资助、选送一批中青年高层次专业技术、管理人才赴国(境)外研修,每年培训6000名左右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到2020年,建设覆盖市县乡的远程教育培训网络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个性化、全天候的教育培训服务。

(六)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

大力加强各类学校骨干教师、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校长的培养,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育人才队伍,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在继续实施“百千万”教师培养计划的基础上,用5-10年时间,遴选100名中小学名校长,500名中小学教学名师,1000名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到2020年,培养造就一批中小学教学名师、名校长、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和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七)文化社科旅游人才培养工程

加大理论研究力度,围绕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深入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研究,推进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造就一批政治坚定,具备扎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较高学术造诣,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理论专家。围绕“文化立市”战略,着眼于提升历史文化名城魅力,整合文化与旅游品牌,突出打造闽南文化、海丝文化和海峡旅游品牌。加强文化名家培养,造就一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和知名度的作家、艺术家、出版发行家、编辑、记者、主持人、工艺美术大师、闽南语、泉州学研究专家等文化名人;每年重点扶持、资助一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名家承担重大课题、重点项目、重要演出,开展创作研究、展演交流等活动,加大对优秀编剧、导演、演员的培养和奖励力度;建立健全名师带徒机制,加大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培养,到2020年,培养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500名。加强旅游人才资源开发,着力建设一支管理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旅游人才队伍。实施科普人才发展规划,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

(八)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

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加大对卫生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实施“百千万”卫生人才工程,到2015年,全市拥有100名医学博士、1000名医学硕士、10000名具有本科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全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达4.3人、执业(助理)医师1.75人、注册护士1.75人。以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为重点,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公共卫生人才、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和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实施中医“名医、名科、名院”发展战略和“治未病”工程,组建中医集团,提高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实施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农村卫技人员在职在岗培训,改革和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促进高学历医疗、护理等专业人员进入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加强各类公共卫生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公共卫生处置能力和综合水平。建立并逐步推行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经规范化培训后进入各级医疗机构成为临床医师制度,开展乡村医生全员培训和学历教育,进一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学历结构,提高我市农村卫技队伍的专业水平。

(九)“567”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围绕我市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采取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广泛参与的模式,用5-10年时间,努力建成50个服务对接各县(市、区)产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每年培养不少于600名高级技师、技师,7000名高级工。

(十)“125”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工程

实施农村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经营带头人和农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的培养计划,着重培育一批善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每年培训100名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者,200名农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500名种养致富带头人。

(十一)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程

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通过高校培养、在职专业培训、支持民办社工机构等方式,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积极开发社工岗位。到2020年,培养1.7万名社会工作人才,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十二)人才安居工程

加大人才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着力解决来泉创业创新人才的住房问题。鼓励支持各级政府、工业园区、用人单位加大对人才住房的投入,通过建设人才公寓、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逐步解决各类人才的住房问题,建立起“梯度分明、配置合理、配套齐全、生活便利”的人才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才,分别予以购房补贴、租房补贴、免费租住、安家补助等住房优惠政策。规划建设“泉州人才村”,倾力打造一个集人才服务、人才测评、人才培训、人才中介、人才交流、人才联谊、创意研发和人才住房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项目。

六、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纲要》实施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市委组织部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制定《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对《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牵头部门、协办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市公务员局配合抓好《规划纲要》实施的组织、协调、检查、落实等工作。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建立《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和考核机制,将《规划纲要》实施情况列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定期报告制度,组织开展中期评估,确保《规划纲要》落实到位。

(二)完善规划体系

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要以《规划纲要》为指导,结合实际,编制本地区、本行业以及重点领域的人才发展规划,注重与《规划纲要》的配套衔接,注重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科技、教育等专项规划的衔接,突出本地区、本行业人才发展重点,建立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全市人才规划体系。

(三)推进基础建设

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成立人才理论研究机构,加强人才工作政策研究,提升人才理论和政策研究水平。建设人才信息数据库,加强和改进人才资源统计工作,把人才资源统计纳入地区和部门统计工作体系,健全人才资源统计指标体系,完善人才资源统计调查方法,明确人才资源统计工作责任分工。建立人才信息网络,推进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

(四)加大宣传力度

大力宣传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特别要宣传《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宣传各地各行业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宣传杰出人才、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人才、支持人才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